本类点击爬行
胡靖:城市化进程的悲欣交
胡靖:多哈回合的农业框架
胡靖:《寻乌调查》展现云
胡靖:农业的产业缺陷与非
胡靖:比较优势理论误导了
胡靖:蓦然回首,“本色”
胡靖:家庭承包经营早已名
胡 靖:峨嵋是唯一的
胡靖:付不起钱的文明路径
胡靖: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一
胡靖:四川已非天府之国
胡靖:兔年春节在广州
胡靖:新农村建设的俯仰之
胡靖:先保障,后股田
胡靖:以县镇化承载新生代
胡靖:为何要反感粮食安全
胡靖:能力不是户籍隔离制
胡 靖:悠然非南山
胡靖:贫困是农民的自然属
胡靖:农村土地湄潭模式渐
 

胡靖:贫困是农民的自然属性

作者/来源:秋田 点击次数: 3781

贫困是农民的自然属性胡靖笔者在读小学的时候,就知道了压在农民头上的三坐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正是这三坐大山,压得农民揣不过气来,所以要革命、要造反。但是,以后读了一些历史书以后,总觉得这个理论还是难以解释所有的历史上的造反(历次农民革命)问题。为什么从陈胜、吴广到洪秀全,农民革了二千多年的命,仍然一直灾难深重呢?以后,在研究国家的农业保护政策和国外的各种国内支持政策的时候,才发现,农业问题原来不是中国独有,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问题。凡是有人的地方,除了弹丸国家,如新加坡等,都有令政府烦恼的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道理很简单,人要生存首先就要先吃饭,而且要吃得好。这就一定需要农业。所以农业是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绕不过去坎,摔不掉的包袱。历史诡异的是,按照市场经济的核算原则,农业生产恰恰又是不赚钱产业。翻开历史书一看,一部历史几乎就是农民的逃荒要饭史。只有在少数的盛世,如文景、贞观、康乾,农民才能吃几年饱饭。历史灾难的重复性、长期性证明了农业这个既很重要、又不赚钱的产业一定存在某种恒定的内在原则。正是它决定农民的恒久的、普遍的贫困。而这种贫困在制度上的映射出来的就是封建的土地制度以及各种文化、习俗、宗教、礼节等。分析的逻辑应该是如此。鲁迅先生以吃人来形容中国历史,其实反映的正是农业给农民带来的灾难。是农业决定了封建的性质,而非封建决定了农业。笔者十多年来一直在探索、研究这个恒定的原则。最后在马克思的农业观察的基础上(参见《资本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也细致描述了农业的缺陷),加上自己的田野调查形成了非对称核算理论。该理论从农业的会计成本、产业成本与机会成本的角度,揭示了农业作为一种生产方式的独特的产业缺陷,以及它对农民行为的根本性的桎梏。正是农业的产业缺陷导致了农民的必然贫困。这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在市场经济中,标准的产业是不存在劳动机会的自然限制的。也就是说,产业劳动者的劳动机会是取决于他的劳动动机,而不是物质条件的限制。如果他希望赚取更多的钱,那么,就拼命工作好了。正是由于工业提供的劳动机会太多,在历史上,为了防止资本家过度榨取工人的劳动血汗激起民变和保护工人的人权,1919年,国际劳工组织规定了8小时工作制度。这说明现代产业必然可以为劳动者提供充足的劳动机会。而充分的劳动机会是专业化、技术进步的前提。它为工人劳动力再生产和富裕提供了可能。广州目前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采取计件工资的劳动方式。工人为了多挣钱,可以每天工作12—15个小时。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工人生理的极限。这种充足的劳动机会可以让农民工最高可以拿到2000元的月薪。有学者否定劳动价值论。其实这对于民工豪无意义。这些数千万计的民工来到沿海地区,除了劳动力和少量的盘缠以外,几乎一无所有。但是若干年打工以后,他们就可以带回数万元的存款。这难道不印证了劳动价值论吗?但是农业中基本不会有计件工资的劳动方式。也就是说,农民不可能通过农业的计件工资获得自己满意的收入。想劳动都没有机会。其根本原因就是农业的生产周期太长,而提供的劳动机会太少。劳动机会少自然收入少。农业的这种来自于自然再生产的产业缺陷根深蒂固,特别是大田作物,从而使得农业无法与其它产业展开平等的竞争。在农业的生产周期中,农民在多数时候处于农闲状态。在农业的诸项目中,产业缺陷最大的恰恰是效用最大的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如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红薯。粮食作物只提供了占整个生产周期的不到1/5的劳动机会。其次是经济作物,如棉花、油料、茶叶、果树、蔬菜等,提供了生产周期1/3左右的劳动机会。最后是畜牧业渔业和养殖业,提供了生产周期的1/2左右的劳动机会。而一个正常的产业工人,按照《劳动法》的规定,他一年的劳动时间(不算加班)应该是251天,占全年的70%以上。因此,农业的产业缺陷非常明显。但是,农民作为人的的需求是一样的。他们不仅在劳动时需要劳动力再生产费用,在农闲时也需要劳动力再生产费用。而农业非常有限的劳动机会产生的劳动价值只能保证劳动时的劳动力再生产,而无法或者难以保证农闲时的劳动力再生产。农闲时农民吃什么呢?根据上述比例,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一个标准的粮农的收入大约是一个标准的打工仔收入的1/5,菜农是1/3,小养殖户是1/2。因此,最穷的应该是粮农。 非对称核算理论通过建立会计核算成本与产业核算成本的非对称,和会计成本核算与机会成本核算的不对称理论来诠释农民的弃农行为。前者一般发生在贫困地区,它要求农业产业能够提供基本的生存费用;后者发生在富裕地区,要求农业产业提供平均的薪酬。历史证明,在农业社会或贫困地区,农民难以获得维持生存的基本费用。所以,逃荒在历史上成为常态现象。而在现代社会或富裕地区,农民也不可能获得平均的薪酬,所以撂荒也是常态现象。除非政府予以国内支持。农业的产业缺陷在地区分布上有所不同。寒冷的北方地区,由于一年只能种植一季作物,因此,农闲时间更长,劳动机会更少,因此农民更贫穷一些。并且,漫长的冬季的农闲还养成了北方农民比较散漫的习惯。而南方地区,由于可以种植两季庄稼。并且,还可以在冬季种族蔬菜、水果等。因此,南方地区的农民的劳动机会要多一些,自然贫困不是那么严重。同时,表现也要更勤劳一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部分改变了一些农业项目的产业缺陷,增加劳动机会。比如大棚蔬菜技术,它成功增加了农民的每天的劳动机会,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因此,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山东寿光、青州一带的农民,大规模的蔬菜种植,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专业种植基地。产品甚至销售到了日本、韩国。但是,蔬菜种植的产业缺陷仍然难以克服。菜农的收入仍然难以和工业、服务业的产业工人相媲美。绝对贫困消失了,但是相对贫困仍然存在。正因为如此,这些菜农一般不会让其能够上大学的子女回乡务农,而愿意他们从事贸易、会计或其他技术工作等工作。这些服务业和工业领域的工作可以提供非常充分的劳动机会。自然,薪酬水平更高。农民的贫困属性的消极影响延伸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影响到了就业、教育、科研等部门。所以,大学生毕业以后,宁愿在城市漂,也不会将务农作为就业选择。而在高校、科研院所,农业科技申请课题的机会也要少得多。一些学者没有看到农业产业缺陷,自然就把农民贫穷的原因归咎于农民太多。不妨可以反问一句,农民太少的时候,你愿意回去当农民吗?可以肯定,这些理性的学者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去当农民的。也可以肯定,有相当多的打工仔是无论如何也不愿回去当农民的。因此,他们的这种解释经不起推敲。或许有人反驳这个结论。证据是美国、欧盟、日本的农民非常富裕。但是他们忘了这些国家的农民与中国农民有很大的区别。发达国家的农民的收入来源中有将近一半来自于政府的各种补贴,而非市场。此农民非彼农民矣。富裕的美国、欧盟农民由于每年可以获得稳定的政府补贴,因此,胡靖(2004年)认为他们有半个公务员的性质。并认为这是将来中国农民的方向。贫困是农民的自然属性、历史属性。非对称核算理论则首次用逻辑证明、解释了这个道理。其目的自然不是希望农民永远贫困,而是用我们的政府也仿效美欧洲,用国内支持的手段去扶助农民。让农民成为一个不受歧视的劳动者群体。

编辑:admin 添加时间:2006/10/5 12:57:21
当前页:1/2 : 首页 : 上页 : 下页 :尾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