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点击爬行
黄小燕:《江村经济》读后
詹宗昊:一幅归乡画家笔下
冯艳琴:读《江村经济》有
李冠标:态度决定一切
黎东丽:读《反对本本主义
白周颖——《资本论》读后
陈彦涛:严谨、谦虚的态度
杨志芳 :要让调查发言
刘堃:调查,但不能偏激
林雨浩:凡事都要经过调查
梁雪婷:我们需要调查,更
李杰:莫使调查成“叼茶”
唐文倩:少一点视察,多一
陆腾飞:读《寻乌调查》有
刘元辉:让事实尊重你,就
黄学葶:读《反对本本主义
梁婵芝:读《寻乌调查》有
黄丹宇:毛选中看现代统计
赵梦琳:涂鸦杂感
曾涛:读《才溪乡调查》有
 

李舒宇:《寻乌调查》读后

作者/来源:秋田 点击次数: 1096

《寻乌调查读后感》

李舒宇 20140700195

《寻乌调查》的详实令人望而却步,毛泽东的高超调研能力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也令人感慨。但除却这些直观的感受外,我却深思于《寻乌调查》的内在思想和它对我日后调研和学习的启示。《寻乌调查》调查的是寻乌的客观情况,但反映的是毛泽东的思想和精神。

因此我想首先梳理一下寻乌调查的内容与结构,一方面是便于整理毛调研的思路,另外也有助于加深对这份调查的理解,从而从阅读时微观的感知提升到阅读后宏观的把握。其次,我想谈谈自己对《寻乌调查》产生的思考,也就是毛泽东为什么要进行这次调研?为什么会以这样的方式呈现他的调研?(我认为在这过程中对《寻乌调查》写作背景和写作过程的考察是有必要的)。最后,我想根据前面两个部分的分析思考,提出一些关于调研方法论上的想法。尽管它们不会是系统的,但以此作为自己调研学习的起点,我想在日后它们都会是很有意义的。

 

《寻乌调查》写了什么

寻乌调查从多个方面考察了寻乌地区,分别是区域、交通、商业、旧有土地关系以及土地斗争五大部分。其中商业与旧有土地关系所占的篇幅最长,内容也最详实丰富。

就内容来看,由于《寻乌调查》是毛泽东对商业进行详细学习和考察产物,因此在寻乌的商业一节毛泽东的调查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其调查内容主要为寻乌的贸易、市场、农产品、手工制品以及一些较为特殊商业的情况。其调查首先从寻乌的贸易状况展开,主要对寻乌与其他市场的联系以及市场结构进行具体考察,从而对寻乌的商业地位,市场情况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把握。接着,调查以具体的货物和商业为切入点,对每一种商品的信息都进行了十分详细考察。每种商品的销量、价格、货源、销路、生产方式等都有详细的记录,其中毛特别对商人和手工业者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调查除了掌握了商业的全貌,还对手工业者商人的生产、生产关系有了细致的把握。最后毛泽东特别安排了一章记录寻乌的人口情况。

阅读这一章,读者很容易就能把握住寻乌的商业全貌——商品孰轻孰重,孰为细枝,孰为命脉。除了商品,调查还从空间的视角,以贸易为切入点展现了寻乌的市场情况,寻乌在区域中的市场地位也了然而知。此外,毛泽东特意考察了寻乌的劳动力结构和特点,以及劳动力之间的关系,即商人是谁,怎么成为的商人,他们和其他人的关系如何?

在旧有土地关系一章,毛泽东不仅对地主进行了分类记录,对其剥削收租方式等也有详细的考察。调查反映出了地主阶级不仅势力较大,而且组织结构和行为都极其复杂。地主阶级就像一个庞大的寄生系统,攀附在整个农业生产体系上,其行为逻辑是对农民生产成果的剥削,以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剥削地位。其行为本身不以生产为目的,其追逐利益的过程,也不能对生产产生激励或者促进作用。毛细致入微的调研,正揭示出了破除这一特权阶级,改变土地所有制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的切入点非常明确。针对某个调查对象,毛泽东不是单纯记录了其截面上的情况,而是将它在近几十年的变化情况也纳入调研范围。尤其是在旧有土地关系和土地斗争这两个部分。因此,毛的调查不仅能掌握调查对象的情况,最重要的是对调查对象的趋势能有一定的把握。

 

《寻乌调查》为什么这样写

    研究或者调研的价值和内在精神都体现在它的出发点和目的上。因此,我将先考察《寻乌调查》的写作背景,以及他调研的过程,从而窥视毛的调研出发点,进而尝试去理解毛这样写的原因。

《寻乌调查》的素材是在1930年耗时30天完成的,并于次年2月被整理成文。当时,国民党正调集重兵围剿革命根据地,而共产党遵循共产国际的指导进行的改革却不切合中国实际,革命工作一时受到巨大挫折。在这样的形势下,对不合实际的政策措施进行改革越发迫切。显然,倘若不进行一次详细彻底的考察,就不能对每一种改革方案的效应和后果进行评估,也不能找到切实有效的改革突破口。倘若按照当时的方法,仅仅依靠理论和讨论去决定改革措施,那改革无非就是在试错。因此,毛泽东镇定下来,不管形势多么危急,他都一定要进行一次深入的调研考察。

毛泽东首先用了几天时间,对寻乌进行了巡视,并对一部分人进行初步访谈,整理出了调查的框架,并在大大小小的调查会中对调查对象进行访问。调查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毛则按照自己的思路,主持整个调查会,并进行记录。同时他每晚整理笔记时,会记录下了自己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在接下来的调查中进行考察。

可见,毛泽东做的调查,很大程度上是在帮助自己理解和把握整个寻乌的情况,既是为了寻求新思路,也是为了求证既有想法。毛调研最大的特点是,其调查的过程和自己的思考过程是紧密融合的。这也是我读《寻乌调查》获得的最大启发。完整二字从何而来?并不是长时间的调查和事无巨细的询问能够换来完整,而是在一定的研究思路下,将整个事件逻辑路径上的每一环一一补全,从而实现了完整。因为整个调研没有逻辑上的缺失,所以调研是完整的。正是因为毛泽东会去思考每一个数据、每一个现象,每一个事件背后的逻辑,所以寻乌调查能做到十分完整。在调查中,仅仅靠受调查对象的口述,和调查者一时的观察,不可能完整的反映整个问题,只有在心里有一个完整的框架和逻辑,才有可能寻着这一思路,把整件事情的每一个环节补齐,真正做到完整的调查。


编辑:admin 添加时间:2016/12/7 23:11:15
当前页:1/2 : 首页 : 上页 : 下页 :尾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