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点击爬行
黄小燕:《江村经济》读后
詹宗昊:一幅归乡画家笔下
冯艳琴:读《江村经济》有
李冠标:态度决定一切
黎东丽:读《反对本本主义
白周颖——《资本论》读后
陈彦涛:严谨、谦虚的态度
杨志芳 :要让调查发言
刘堃:调查,但不能偏激
林雨浩:凡事都要经过调查
梁雪婷:我们需要调查,更
李杰:莫使调查成“叼茶”
唐文倩:少一点视察,多一
陆腾飞:读《寻乌调查》有
刘元辉:让事实尊重你,就
黄学葶:读《反对本本主义
梁婵芝:读《寻乌调查》有
黄丹宇:毛选中看现代统计
赵梦琳:涂鸦杂感
曾涛:读《才溪乡调查》有
 

莫巧玲:细品江村

作者/来源:秋田 点击次数: 1383

细品江村

——读《江村经济》有感

20140700047 经济学莫巧玲

仔细回想,大概也有两年时间没有认真阅读了,今年终于在胡婧老师的推荐下读完了费孝通博士的《江村经济》。本书是一本围绕江苏省开弦弓村村民的生产、消费、分配、交易、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社会调查著作刚开始读时,对社会经济调查、人类学没有什么概念,甚至将本书当成故事书一般读,读完通篇不禁感叹此类著作实为读五遍也不为过,读完一遍对书中的某些地方仍有疑惑,如书中有关从家到族中说到族是外婚制单位与前面提到的上山、回乡型婚姻的关系以及家产中的有关内容:公有与私有、个人所有与家庭所有的关系,这些内容都需要细细揣摩、反复思考。读一遍实在不够,但是由于时间关系也不得不下笔记下这篇读书笔记。

翻开书映入眼帘的便是两张照片,上面一张是1985年费孝通博士三访江村之照,而下面一张想必是1936年费老首访的照片,让人注意的不是两张照片反映着岁月在费老面容上留下的痕迹,更让人关注的是让人赞叹的是费孝通博士对此调查的责任感、科学的态度。对一个地方进行了三次访问调查跨越将近五十年,着实让人肃然起敬。如序言中马林诺夫斯基老师所言:“如果说人贵有自知之明的话,那么一个民族在研究自己民族的人类学当然是最艰巨的,同样,这也是一个实地调查工作者的最珍贵成就。”《江村经济》的前十六章均为费老用短短两个月时间(1936年7月至8月)进行调查而完成的,时间如此之短而完成的调查内容却如此之多,报告亦是细致丰富由此想到自己以及自己所在的调研队伍,每每去调研多则十天少有七天,但出来的成果却十分不理想,得到的结果只有皮毛。亦想起胡老师上课所提到的调研队伍,严格按站时间表完成任务,实地获取第一手数据,实在制度我们学习反思。都说六神磊磊读金庸几十次后码子爆红,且不望自己多度《江村经济》能有多大成就,若能学到一丝半缕费老的文风及严谨也是欣慰至极。

刚开始读江村,脑海中不由得想起了《平凡的世界》,认为者均是描写农村生活,有着异曲同工之感。通读全篇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平凡的世界》是一本小说,一几个特殊的主人公来反映当时的农村经济文化状况(且不说内容的虚构和真实),而《江村经济》则是一本中国社会经济调查方面的著作,费老用想尽客观的调查资料以及脉络清晰、逻辑性强、严谨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江村特定的地理环境、真实的农村生活,是个有客观依据的普遍事实、中国农村生活的典型反映。费老在开篇描述江村的地理状况、村中的店铺、河流流向、桥、房屋、学校等位置时,语言简洁明快,并且附上地图供阅读者查看,让读者对基础的环境又清晰的了解,也为后面有关邻里、土地、运输等方面打好了基础,每次看到不明晰的地方只要往前面的图一翻,一切便明了。另外书中有关赡养义务(79页)、经济社会活动(137页)、农田安排、水渠系统(142、143页)亦是使用了表格,一目了然。再说说费老的笔风,在我看来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质朴简介,这大概是调查者所必须的吧,如序言中提到的“作者在科学研究中勇于抛弃一切学院式的装腔作势。”但质朴之余又不让人有枯燥乏味之感,通过费老的描写我的脑中总可以浮现一幅栩栩如生的农村生活画面。如在“生活”章节中我似乎看到了夏天时村里的人们沿街摆桌吃饭的景象,好不活泼热闹!细细品味,除了真实和质朴,《江村经济》字里行间还透露着费博士的严谨性。一如在介绍财产与继承(第四章)之前,先对所有权的概念做简单的介绍,使读者先有初步的概念进行区分。再如有关正常生活的最低开支方面(第七章),为取得更可靠的有说服力的数据费老请教了不少知情人士;为证明数据的有效有用性,费老条理的地列出了理由;为是研究方法更为合理客观,费老分析了几种调查方法。从这几方面我便深深地感受到了费老的严谨,做调查写报告不是信手拈来、信口开河。此外,费老的写作还有一点非常值得我学习的便是他的清晰的写作脉络、强的逻辑性。单个章节里面如第三章“家”,费老从描述婴儿的出生到成家,从分析女孩的出嫁需要庞大昂贵的嫁妆由此带来经济负担到导致大量的溺女婴,从而影响两性比例进而影响夫妻间的年龄差别,由此又有了城市妇女送进农村、晚婚、小媳妇制度等,一气呵成。章节与章节间也是如此,有着强烈的逻辑联系而不是跳脱着写,读完我的脑海中似乎形成了一棵巨大知识树,一脉连一脉。

在书中的二访三访江村中发先费老接受了不少西方的教育,在有关所有权的章节上亦是可以看出费老的西方经济学的思想,虽受西方教育文化的熏陶,但通读全文却感受到了费老的客观,没有走向一味地批判中国的思想、制度而去弘扬西方思想,费老是对形势和情况客观地进行实事求是的阐述和分析,理性地提出问题并表达自己的看法。其言:“中国经济生活变迁的真正过程,既不是从西方社会制度直接转渡的过程,也不仅是传统的平衡受到干扰而已。”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我们不能对任何一方进行低估或者曲解。书中的第十六章有关中国的土地问题的内容,虽然篇幅不长,但看完后获益匪浅,费老所谈到的村庄的萧条的原因、农民起义发生的愿因、高利贷的恶性循环耗尽农民的血汗钱以及最终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办法不在于紧缩农民的开支而应该增加农民的收入等观点,在初高中课本中有涉及到相关的内容,却没有如此清晰的点出,看到费老这一章节的内容醍醐灌顶。


编辑:admin 添加时间:2016/12/15 0:36:37
当前页:1/2 : 首页 : 上页 : 下页 :尾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