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点击爬行
黄小燕:《江村经济》读后
詹宗昊:一幅归乡画家笔下
冯艳琴:读《江村经济》有
李冠标:态度决定一切
黎东丽:读《反对本本主义
白周颖——《资本论》读后
陈彦涛:严谨、谦虚的态度
杨志芳 :要让调查发言
刘堃:调查,但不能偏激
林雨浩:凡事都要经过调查
梁雪婷:我们需要调查,更
李杰:莫使调查成“叼茶”
唐文倩:少一点视察,多一
陆腾飞:读《寻乌调查》有
刘元辉:让事实尊重你,就
黄学葶:读《反对本本主义
梁婵芝:读《寻乌调查》有
黄丹宇:毛选中看现代统计
赵梦琳:涂鸦杂感
曾涛:读《才溪乡调查》有
 

李晓琪:江村缩影

作者/来源:秋田 点击次数: 1930

江村缩影

李晓琪 20150700046

 

  序言——自己民族的人类学

从民族来看,民族的延续需要建立在对自己的清晰认识的基础上。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中国,于我这代而言,并非模糊的云雾,至少,是有轮廓的。黄金十年,仍旧动荡,破碎和重构不停持续着。

序言中称此书 以中国人传统的生活为背景 ,此话我不认同,虽是建立在有限的历史知基础上的有限认知,可能也谈不上是认知,但至少,于我个人而言,十九世纪仍是鲜活的昨日,不曾称得上悠远。所谓传统生活,不仅仅代表过去,也代表着对未来的影响,是发展经验历程的一个定性词语。这样的短暂切片,还不足以呈现现代生活与其可割裂的界限。或许也是如此,此书选择这样一个节点,更容易深入去触碰,才称得上可信和亲切。才有费老这一书带来的无数称扬。

回到序言本身,不同于寻乌,序言本身就带着作序者的情感渗透,但还是有客观的叙述,这种无情节的大段文字,我是不爱看的,硬生生梳理了这长串文字,大致上先是从民族视角上说我们在了解那段过去的生活时(伴随着西方化浪潮),应注意变迁这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静止的背景,以及在这样的变迁过程中我们是如何作出决策的(实质上并未说明如何决策,只是决策中应该注意什么),我们需要做出改变,我们需要有一致性的目的和有效的行动规划,而在这其中,又需了解进程的力量和障碍,即纷繁复杂的社会制度及其功能,需正确且全面的认知,否则容易付出时间、金钱等等的不可估量的成本代价。于是,这其中就凸显了社会科学指导性的作用。再者,是我们对河中理智和经验的忽视以及社会学者们的 罗曼蒂克式的逃避 ,我们缺乏这种“道德和义务”的践行。因此,我们需要弥补,弥补对自己的认识,并且真正的科学的人类学认识的进程时不可阻挡的。

那什么是或者说如何做到对人类行为和人类本性做到有效科学的分析?首先是,对现状的了解和对过去的追溯,两种方法互为补充,在“先进”的基础上回顾过往是如何开始的;其次是,以小见大,从显微镜下看中国。

最后则是对本书主题、内容的介绍,以及书中呈现的作者的态度和立场,自我批评与官民关系认同,是否真的是冷静、无偏见的,我个人存在质疑,但最终“ 在这个废墟中”崭新的中国建立了,这我相信没有人不认同。建立比出现更好,因为我付出了,不是惊喜地、吃惊地出现。

以上对原书的序言复述梗概梳理,一是希望确切了解到客观的社会经济调查方式,二是看大家如何看江村,以便在后面的阅读中,有所吸收。当然,这也带有自己的主观认知,并不完完全全认同作序者的看法。

 

前言——经济是生活

说来也奇怪,对于经济的定义,似乎现在仍没有公认的权威定义,这算不算上是经济学发展的“打脸式”缺陷 ,暂且不说,至少从好的一面来看,经济犹如空气,确切存在。也由于其动态、复杂带来的可研究性才显得有趣。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环节,融于生活。甚至,我认为经济学包含于社会学中,了解经济,得从了解社会出发,虽说社会又是一个非具象化的概念。或者说,换个视角看,社会学研究的工具和方法是经济学研究的方式之一。主流经济学如今以计量实证为主,常被诟病脱离实际问题的解决,只盯着数据不放,确实直接坐在互联网端的数据获取比实际接触容易得多,也更符合经济学的“成本效益”。不过当前的经济学研究提出的假设仍旧是需建立在严谨的逻辑推理基础上的,而这些逻辑推理则是建立在充分的经过提炼的社会现象基础上的。尤其结合自己在思考课外的课题研究时,时常对有趣的社会现象感兴趣,觉得是可研究的、有价值的,但时常会忽略背后需提前了解掌握的逻辑传导。经济学可以说是在社会学庞大工作积累下来的信息下进一步抽茧剥丝,探寻生产性活动背后更为本质的支撑。从这个角度来看,经济学离不开社会学。社会经济调查是二者的衔接。

回到书中,作者对了解乡村经济发展的探讨与介绍。了解某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我们应该如何入手?经济体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无法分割,典型易了解如西北畜牧民族、东部种植业,地理环境不同、气候不同、生存方式不同、社会分工不同、家庭分工不同、产出不同, 差异带来动力,差异带来竞争,差异带来流动。因此,上世纪西方给中国带来的“洗礼”在加大差异的情况下,也带带了流动。这种流动有物质、也有精神文化。意识到了差异,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我们都发生了改变。改变时必然发生的,即使没有西方人的到来,只是改变的方向和速度,由于他们,有了不同。改变过程中,那些旧的东西有些很容易被击垮,有些却很顽强。这些交织的力量和他们最终形成的状态就是我们想要了解的。我们渴望和迫切想要知道多种力量交织下的综合体如何在实际中运转。社会结构的个体、非个通过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关系衔接着,因此,首先,我们接触和必需认清的便是人际关系。我们需要可靠的信息去判断哪个时代呈现给我们的 规范约束下的运作(社会制度)。我们希望通过层层解剖,再通过定义、分析的方式去了解它。无论是何时,我们想要了解正确的形式,都需要有一致的目标和行动,但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下,统一性的期望需要组织的形式去助力实现,协调一致,于是,也有了指导性的文化产生。但可能这种指导性又离不开政治色彩、宗教色彩等等。大概这就是社会的有趣性。没有什么是独立存在的。


编辑:admin 添加时间:2018/1/3 11:51:19
当前页:1/4 : 首页 : 上页 : 下页 :尾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