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点击爬行
黄小燕:《江村经济》读后
詹宗昊:一幅归乡画家笔下
冯艳琴:读《江村经济》有
李冠标:态度决定一切
黎东丽:读《反对本本主义
白周颖——《资本论》读后
陈彦涛:严谨、谦虚的态度
杨志芳 :要让调查发言
刘堃:调查,但不能偏激
林雨浩:凡事都要经过调查
梁雪婷:我们需要调查,更
李杰:莫使调查成“叼茶”
唐文倩:少一点视察,多一
陆腾飞:读《寻乌调查》有
刘元辉:让事实尊重你,就
黄学葶:读《反对本本主义
梁婵芝:读《寻乌调查》有
黄丹宇:毛选中看现代统计
赵梦琳:涂鸦杂感
曾涛:读《才溪乡调查》有
 

林晓婷:寻乌偶悟

作者/来源:秋田 点击次数: 2495





寻乌偶悟



——读《寻乌调查》有感


 


经济与管理学院      09级经济班        林晓婷        20090700098


 


如果说《清明上河图》是丹青界的一大力作,把北宋的繁荣景象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么《寻乌调查》就是纪实类调查作品的一座里程碑,寥寥几笔的勾画,寻乌城就仿佛跃然纸上,让人如临其境,革命时期的社会风貌在毛泽东的妙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


毛泽东从寻乌的地理环境入笔,简短的几句话就勾勒出寻乌这座小城镇的轮廓和四通八达的交通,一座历尽风雨沧桑的古朴小城仿佛就屹立在眼前,四周蜿蜒开去的是通向各地的古道,望不到头。


毛泽东是伟大的军事家,在这篇调查报告中隐隐体现着他做为一名军事家的行事作风。对军事家来说,每到一个地方,对地理入微的勘察,是十分重要的。《寻乌调查》中,毛泽东对寻乌地貌距离精准的勘测,不差一毫,不少一厘,数据是那般的严谨;对寻乌地势入木三分的刻画,都体现了他作为军事家的工作作风,也体现了毛泽东本人一丝不苟的品质。与其说《寻乌调查》像一幅工笔画,不如说它是一幅精准的地图。《寻乌调查》中的数据前面,都没有表示大概数目的约这些字眼,而是精确的数字,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为了取得这些确切的数字所花费的心血。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当初那弓着身子一丈一丈仔细丈量的身影。


除了风景,毛泽东所描绘的这幅风物图,还让我们窥到了休战时期寻乌的旧貌:繁荣与萧条并存的街市店铺、偶尔热闹热闹的赶集墟市、悲悲喜喜的人生百态、忙碌的市井小民……各色各样的脸孔,在不同的环境中演绎不同的角色。虽然不乏暴力,不乏战乱后的萧条之所,但不管战乱如何,只要战火还烧不到这里,老百姓就还是过自己的小日子。


《寻乌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玲琅满目的商品,除了本土生产的商品,还有不少洋货、舶来品。毛泽东对商品的来龙去脉介绍得非常详细,一些季节性的商品还分时段统计数量,如牛、猪等。对寻乌的店铺情况介绍得也很具体,比如家当如何、店主是谁、政治地位如何、现况如何等等,文中都有涉及,而且还介绍学徒制这种经营管理模式。从毛泽东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寻乌已不再是纯粹的小农经济了,商品经济已是慢慢发展起来了。


土地作为主要财富,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自然也是调查的重点对象。《寻乌调查》中针对土地写了很多:人们和土地的关系啊、如何分配土地啊、土地斗争啊等等,都是毛泽东重点调查了解的对象。毛泽东不会关心寻乌的土地土质如何,适合种何种农作物,产量如何……他关心的是这些土地如何分配、所获由谁所有的问题。他是站在政治家的角度来考察寻乌这个地方的,而非农业学家。也许他在考察的过程中就已经在思量解放区土地改革的问题了。一个人的经历眼界还是注定了他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是不同的。


在文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词:剥削。不管是捐税还是利钱,都是五花八门的,底层的劳动群众在这层层剥削中苦苦挣扎。毛泽东是站在群众这个角度看待问题的,代表的是这个阶层的利益。而它的对立阶层,则是毛泽东谴责的对象,毛泽东会觉得这些人的利益被侵犯也是应当的。


其实当社会的大多数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上,大多数人只拥有极小部分财富时,就是矛盾越来越尖锐的时刻,当矛盾不可调和时,暴力运动就会爆发,然后财富被重新洗牌,按照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份额分配,这时不可避免的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的利益收到侵害,有人能得到更多的利益,但总体来看大家手中的财富是差不多的,然后再经过几百年或者较短的时间,财富由于各种各样的操作,又延续之前的运动轨迹集中到少数人手中,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当大多数人的生存受到威胁时,暴力事件就又发生,于是便这样一轮一轮地循环。这也许就是《三国演义》中所说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毛泽东所处的年代,自然就是分的混乱时期。


虽然老师说毛泽东写这篇文是不带个人感情色彩在里面的,非常客观。但我觉得一个人的生长环境、生平履历还是会影响他的价值观、世界观,因此看待问题的角度便不同,从而影响到他写出的文章。《寻乌调查》某些段落字里行间带上了毛泽东的观念,立场不同,结论不同,尤其是后面他对土地的看法,往往都会有一句揭示事情本质的话语来做结尾,唯有对地理环境这些客观存在的事物描述才客观些。不管怎么说,《寻乌调查》也算是调查报告的巅峰之作了。


 


读《江村经济》有感


经济与管理学院      09级经济班      林晓婷    20090700098


读了《江村经济》,让我对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农民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比今天的生活,真的是翻天覆地,从中可以窥到革命先烈几十年的努力,为我们打造了一个太平盛世。


编辑:admin 添加时间:2011/11/22 11:13:41
当前页:1/2 : 首页 : 上页 : 下页 :尾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