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点击爬行
黄小燕:《江村经济》读后
詹宗昊:一幅归乡画家笔下
冯艳琴:读《江村经济》有
李冠标:态度决定一切
黎东丽:读《反对本本主义
白周颖——《资本论》读后
陈彦涛:严谨、谦虚的态度
杨志芳 :要让调查发言
刘堃:调查,但不能偏激
林雨浩:凡事都要经过调查
梁雪婷:我们需要调查,更
李杰:莫使调查成“叼茶”
唐文倩:少一点视察,多一
陆腾飞:读《寻乌调查》有
刘元辉:让事实尊重你,就
黄学葶:读《反对本本主义
梁婵芝:读《寻乌调查》有
黄丹宇:毛选中看现代统计
赵梦琳:涂鸦杂感
曾涛:读《才溪乡调查》有
 

喻兴凯:寻乌印象与江村小语

作者/来源:秋田 点击次数: 2000

   

寻乌印象——读《寻乌调查》有感

喻兴凯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学  学号:20110700100

 

我领略过毛泽东“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豪迈;赞叹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气概;也见识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壮志。这些华美而铿锵有力的诗词在我心中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殊不知在当时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年代,毛泽东还能静下心来参与实地调查,最终写成一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巨作。

这篇调查分为寻乌县的政治区划、交通、商业、旧有土地关系,土地斗争共五个部分,这些几乎是涵盖了寻乌县的方方面面,其内容全面,客观,准确,并采用了大量的数据和实际例子进行描述,可以说在其它地方几乎找不到一篇文献能与其媲美。

毛泽东虽然说自己对于商业状况是完全的门外汉,可是他对寻乌商业的调查可谓是刨根问底。各个县城之间的商业往来,各行各业的经营状况,每种货物的交易情况,他都如数家珍。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收集到这么详细的资料呢?”,毛就在文中做出了回答:“寻乌城是这样一个手工业商品和资本主义商品交战表演了剧烈的荣枯得失去的地方,怎么不值得我们注意呢?”其中毛也总结出寻乌城商业很小而且逐年衰落的重要原因就是商人在当时所处的社会地位很低,在政界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权。可想而知,不管是在什么年代,商人如果没有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是难以在社会上立足的。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当代会有如此多的商界人士削尖了脑袋都想要获得政客的认可,就是为了让政府出台有利于其企业发展的规章制度。

在寻乌的旧有土地关系这一章节里对于各种地主、富农、贫农的介绍可谓是颇有一番风味。各个阶层的地主和农民所处的经济状况是迥然不同的,因此他们每个阶层都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而从不顾及他人的利益。大中地主对于生产完全坐视不理,小地主因受到大中地主的压榨而迫切的要求革命,大批的贫农则唤着“平田”和“彻底废债”的口号,可以说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下每个人都始终在的维护着自己的利益。最重要的是他们不能达成利益的共识,因此当时的社会就迫切的需要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然后重新建立起新的制度以重组整个社会的资源分配,毛泽东正是在一系列的调查中认识到了这一点。文中在描述农民被地主剥削的状况时写了有一段很精辟的对话:

农民走到地主家里向地主道:“先生,食了朝?
  地主:“唔,系哟!
  农民然后慢慢地话到籴谷:“您的谷,埃来籴两斗子。”
  地主:“毛……啊!自己都唔够食。”
  农民:“好哩哪!您都毛谷,河坝里水都毛流!搭帮下子,让斗子给埃,等稳就要做到来食啊!
  地主:“好,你十分话紧了,埃的口食谷都让点子把你,你肯不肯出这多价钱呢?
  农民:“先生,莫这样贵,算减点子给埃!
   
这段对话就好像是毛泽东在当时用摄像机拍下了一个农民生活的小片段,将当时的影像再现于读者,我能够从中隐约的看到地主那虚伪、刻薄、丑恶的嘴脸,也从反面衬托出了农民当时无奈,绝望的愁容。当时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程度可见一斑。

纵观《寻乌调查》,其行文流畅,语言坦白朴实,通俗易懂。在文中几乎找不到夹杂着作者个人的主观感情和看法,他仿佛是在寻乌城中拍出一张张画质细腻的照片展现给读者,并将其原始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1930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就强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而当今有很多调查报告与这个宗旨是背道而驰的,因为很多人在写调查报告的时候贪图方便,坐享其成,其文章中的数据几乎全是剽窃他人辛辛苦苦所获取的数据和资料,导致学术界上出现大量千篇一律的文章,而真正的精品文献可谓是沧海一粟。

胡老师曾经说过:“我们如今需要学会的是收集第一手资料的方法,要回归到一个问题的源头。当我们对一个事件进行仔细观察后,它的内在逻辑就会被解释出来。”真正的社会调查需要的是我们具有躬行于基层的实干精神,而不是纯粹的纸上谈兵。

 

江村小悟——读《江村经济》有感

喻兴凯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学  学号:20110700100

 

费孝通博士写的这本《江村经济》就像对中国农村的整体做了一次切片,让读者能够从各个方面了解农村的概貌。读过此书后,对于我这个鲜有踏足过农村土地的人来说可谓是恻然顿悟,之前所不理解的农村的民俗,思想,经济与文化如今也算是知其一二了。纵观开弦弓村(学名江村),其坐落在太湖东南岸,位于长江下游,河网密布,其地理位置可谓是极佳。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村庄演绎着中国农民生活的百态。

从古至今,中国农民都有很浓厚的重男轻女的思想。无不例外,这种思想在江村也体现的一览无余。“生育子女已经成为一种做人的责任,要有子女的愿望是出于双重的动机:首先是传宗接代;第二是向祖宗表示尽孝。”文中的这句话体现的是中国农民对待生儿育女普遍的一种思想观念,这种观念可以说它是陈旧的,古板的;但也可以说它是很现实的。就西方人的观点来看,他们的观念自由开放,有些夫妻认为生育子女对他们自己来说是一种负担,没有子女他们能够为自己花费更多的金钱,能有更多闲暇的时光,因此他们更不可能把生育子女当成一种任务去完成,生育子女完全是出于他们个人的喜好。这种观念也得益于他们所处社会环境是在一种健全的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体制下所形成的。但这对于中国农民的实际情况来说,能够找到有这种思想境界的人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当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情况下,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劳动力是整个家庭经济来源的支柱,没有充足的劳动力就会导致家庭成员的生活条件得不到满足,而妇女又不能靠自己的经济来维持生活。因此,一对夫妻为了满足一个家庭生活起居的需求而不得不“养儿防老”,也许是对于家庭整体经济条件的考虑,一些父母则不得不忍痛将刚刚生下的女婴给溺死。这种现象是非常悲惨的、凄凉的。


编辑:admin 添加时间:2013/11/2 11:04:22
当前页:1/2 : 首页 : 上页 : 下页 :尾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