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点击爬行
黄小燕:《江村经济》读后
詹宗昊:一幅归乡画家笔下
冯艳琴:读《江村经济》有
李冠标:态度决定一切
黎东丽:读《反对本本主义
白周颖——《资本论》读后
陈彦涛:严谨、谦虚的态度
杨志芳 :要让调查发言
刘堃:调查,但不能偏激
林雨浩:凡事都要经过调查
梁雪婷:我们需要调查,更
李杰:莫使调查成“叼茶”
唐文倩:少一点视察,多一
陆腾飞:读《寻乌调查》有
刘元辉:让事实尊重你,就
黄学葶:读《反对本本主义
梁婵芝:读《寻乌调查》有
黄丹宇:毛选中看现代统计
赵梦琳:涂鸦杂感
曾涛:读《才溪乡调查》有
 

陈鹏:调查详尽与做人处事之道

作者/来源:秋田 点击次数: 1763

《寻乌调查》,是一篇极具客观性和和公正性的调查报告,毛泽东几乎完全没有添加自己的主观评论而影响读者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判断。实事求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成功,这也是为什么毛泽东能带中国共产党杀出一条血路,解放全中国,成为一代伟人的原因。欲于某事取得成功,必先调查详尽,这就是做人处事的真理。

 

《江村经济》读后感

陈鹏 经济班 20110700128

在胡老师的推荐下,我有幸读到了《江村经济》这一篇如此客观,详尽的调查报告。《江村经济》是费孝通老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对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村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乡村调查后写成的。这本书给费老带来了终身的荣誉,开创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国化之路。文章没有过于华丽的词汇,调查中也没有任何作者的主观评论,没有显露出作者的主观意识,客观,真实便是它唯一的特点。读完这本书,我的眼前便浮现出栩栩如生的江南农村社会生活的景像,了解到了江南农村的人民是如何进行生产,知道他们经济往来的一些情况。总之,费孝通老先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读完此书,首先让我感兴趣的,是农村的传统文化习俗。其中,第三章家,更让我印象深刻。这的确是中国近代农村家庭的写照。中国人的家,是一个扩大的家庭,这是因为儿子在结婚后并不和他们的父母分家,因而把家庭扩大了。这样的家,有助于保持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依存,能给那些丧失劳动力的老年人给予生活上的保障,更有利于保证社会的延续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合作。但是,因为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家庭的无限扩大是不利的,所以会产生“分家”,变成一个个小家庭。大家庭普遍存在于城镇当中,因为他们更具有经济基础。

在中国,传宗接待,对香火的延续,又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在农村中,结婚就是为了有后代,要保证生育男孩。所以,当媳妇没有能力来完成这项任务时,夫家便可以无条件地将她遗弃。这就充分揭露了女权在古,近代中国的严重缺失。绝大多数女人在在社会中无地位,只作为传宗接代的工具,这正是中国当时文明落后的体现。

另外,农村为了防止贫困,减少土地能承受的人口压力,便开始限制儿童的数量。一般是通过流产和溺婴来达到目的。因为女孩子地位低,价值低,不能继承香火,所以杀害女婴更为经常。虽然控制人口实在迫不得已,但如此残忍,不文明的做法,的确显示了中国旧社会的落后,愚昧,以及对贫穷,经济落后,生产力落后的无奈。在费孝通老先生的调查报告中,这些在现代人看起来愚不可及的观念与习俗,在他的研究下都一一显出了其历史存在的合理解释,这都为我们研究中国文化提供了理论和现实的依据。

这篇调查报告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对蚕丝业,贸易,以及资金的描写了。这部分通过对中国江南一个村庄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换”等实际生产、生活过程的调查来探讨中国农村社区的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和社会变迁过程。这篇调查报告通过表格,详细地刻画了蚕丝业的变迁过程。蚕丝业是这个村里的居民的第二主要收入来源。但是,因为世界经济的衰退以及产蚕丝的科学方法和工厂企业的发展,生丝的价格下降,所以导致农村家庭的收入不足,实物短缺,文娱性活动停止。后来江苏省女子蚕业学校主动开展改革蚕丝业的实验,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开办了以合作为原则,所有权属于社员的组织企业。企业的诞生另养蚕成本降低,产量升高,让工资成为家庭收入的新来源。但是因为竞争大,盈利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更由于机器的使用,许多妇女失业,她们的劳动力浪费掉了。改调查报告还给出了如何生产蚕丝的全过程,给出了企业的利润,损失,成本和产量,让我们清楚地了解到了工厂的运作。然而,在工厂开始一段时间后,由于改革者只教村民如何用机器缫丝,而没有教社员如何当工厂的主人。所以当社员对工厂有怀疑时,只停留于怀疑和偶尔的议论上,不懂得如何查账,不明白资产负债表上的数字。一旦工厂给予的具体收入不理想时,他们直接的反应就是不再继续向工厂缴纳股金。这样会严重影响工厂的运作。

通过一系列地调查后,费孝通老先生提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中国农村的真正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而当时经济萧条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家庭手工业的衰落。最终解决中国土地的问题的办法不在于紧缩农民的开支而应该增加农民的收入。因此,恢复农村企业是根本措施。”这是费孝通老先生提出的新观点:解决农村问题的出路是恢复农村企业。纵观今日,在中国许多地方,乡镇企业确实成为了农村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它很好地利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让许多村民们不用出外谋生,这样有助于农村家庭的完整性,减少留守儿童和老人的数量。但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农村问题依然是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农村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农村的温饱虽然解决了,但是与城镇的贫富差距却越来越大,政府一定要着力解决,重视这一问题。因为,贫富差距的过大,必然会引起社会的不安定。


编辑:admin 添加时间:2013/11/6 23:27:38
当前页:2/3 : 首页 : 上页 : 下页 :尾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