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点击爬行
黄小燕:《江村经济》读后
詹宗昊:一幅归乡画家笔下
冯艳琴:读《江村经济》有
李冠标:态度决定一切
黎东丽:读《反对本本主义
白周颖——《资本论》读后
陈彦涛:严谨、谦虚的态度
杨志芳 :要让调查发言
刘堃:调查,但不能偏激
林雨浩:凡事都要经过调查
梁雪婷:我们需要调查,更
李杰:莫使调查成“叼茶”
唐文倩:少一点视察,多一
陆腾飞:读《寻乌调查》有
刘元辉:让事实尊重你,就
黄学葶:读《反对本本主义
梁婵芝:读《寻乌调查》有
黄丹宇:毛选中看现代统计
赵梦琳:涂鸦杂感
曾涛:读《才溪乡调查》有
 

钟绮雯:细腻的描述——读《寻乌调查》

作者/来源:秋田 点击次数: 1787

              《寻乌调查》读书笔记

                  20120700046   钟绮雯   经济学

在阅读《寻乌调查》之前,我并没有看过类似的关于一个地区总体情况的调查报告,但我也曾看过城市宣传影片,看过蓝皮书,看过别人写的在某地生活的故事,但《寻乌调查》带给我的感受是全然不同的。《寻乌调查》不仅为我呈现了寻乌县城的全貌,更让我了解到一篇好的调查报告应该是怎么样的。胡老师说过,一篇好的调查报告,要做到客观、准确、全面,并且深刻,《寻乌调查》恰恰是这样的榜样。本调查分为五章,分别是寻乌的政治区划、交通、商业、旧有土地关系和土地斗争,前三章主要介绍寻乌县的基本情况,后两章则介绍了各阶级情况和当时的土地革命,体现了这份调查的两个目的:第一,认清中国农村和小城市的经济状况,第二,开展土地革命,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带着这两个目的,毛泽东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把一座有血有肉有故事的寻乌县城从纸上建了起来,下面,我将从调查中详尽的数据,细腻的描述,阶级分析三方面来谈谈我的体会。

 

一、详细的数据

《寻乌调查》中对于数据的运用让人印象深刻。首先,毛泽东坚持能使用数据的地方就用数据来记录,而不是模糊的表述,达到了准确的效果。例如城中的油生意,“十一二月是旺季,一月至十月是淡季”这样简单的事,文中却描述道:“十一二月是顶大门生意,每个六圩(逢一为大圩)有一百担,两个月六百担;小圩(逢四、七)三十几担,两个月四百担。一月到十月很淡,每圩不过三几担,通共不过三百担。全年约一千三百担。”尽量用数据给出淡季、旺季的具体区别。

其次,在数据上做到了极尽可能的细致。介绍水货的这一段中,文章不仅把水货店所卖的三十几种商品一一罗列,还对每样商品的不同品种进行介绍,例如把糖分白糖、黄糖、冰糖、橘饼来记述。更令我震惊的是,每样商品的来处、单价、销量、用途,不同品种之间的优劣,商品的价格和销量变化也进行了记录,读到此处,我仿佛就置身于一间大水货店中,不仅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还得知老掌柜账簿中藏着的故事,同时,寻乌的居民就在我眼前挑挑拣拣,他们喜欢这件,不常用那件,他们在为某个节日做准备……

正是因为对数据毫不吝惜的使用和在每个小数据上的精益求精,毛泽东笔下的寻乌有了清晰的骨骼,严谨而规范

 

二、细腻的描述   

如果说是数据构造了寻乌的骨骼,那文中细腻的描述则为它添上了血肉。

文章在规整的数据记录中插入了对寻乌人民生活小事的描述,构成了最鲜活的记载。讲酒生意的时候,酒价之外顺带两句“双酒十八个铜板一壶,是黄酒中最好的,普通人家请客才吃;但也有自己一日三餐吃的,那些酒鬼们每餐喝一点,他就是不吃饭也做得。单酒十个铜板一壶,口渴了,贫民买了当茶吃。”普通人家怎么过日子,酒鬼怎么过日子,穷人又怎么过日子,便都知道了。相比长篇大论的描述和记载,这样在细节处的小心思更触动人心。

同时,它又在对某些行业的记述中,让人看到时代的变化,看到人的变化。只是近十年时间,寻乌从只用手工做衣服发展到有十几家用机器的裁缝铺,手工缝衣店日渐被挤压,就算是寻乌这样的小地方,也不可能感受不到工业化的到来,不可能不随时代改变。正如人们渐渐抛弃了旧装,穿上新装;抛弃了旧社会,迎接新生活。

描写寻乌人的言行时,毛泽东直接写出了当地人的语言和对话。没有什么比直接呈现出带着感情、语气、故事的话语更接地气更真实的了。“要衫裤著去捞”的故事,向我们直接描绘了寻乌农民的困苦和地主的刻薄,农民没米吃要借谷,要还昂贵的利息,还只能得到掺了有谷的谷子。可以见得,毛泽东对农村农民的吃饭问题很是关心,对地主的剥削手段有具体的了解,对寻乌的语言、风俗也非常清楚。这也告诉我们,只有在调查中多与人接触,多接收信息,多关心细节,才能做出既有清晰的记录,又反映当地人民真实状态的调查报告。

 

三、揭示阶级矛盾       

单单看《寻乌调查》的前半部分,或许我们会认为寻乌就是这样一个平和的小地方,人们过着平淡的小日子。但是,毛泽东把他刚描绘出来的寻乌撕开,让我们看到了平凡背后深层的矛盾和不可调和的冲突。直到这里,毛笔下的寻乌终于除了骨、血之外多了思想,多了斗争,多了不得不改变的理由。

第四章中,毛泽东记录了寻乌各地主财产、政治态度、个人经历、家庭的详细情况,记录了富农和贫农的基本情况,并着重记录了寻乌的剥削状况。地租、放贷、税收,寻乌各处都存在着严重的剥削,农民辛苦种出粮食却大部分交了田租,甚至刚收获就因为交租还债没饭吃了。为了偿还高昂的利息,农民往往要卖田卖地,甚至卖儿子,“旧的社会关系,就是吃人关系!”。从这些记载中,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旧社会无产阶级所遭受的种种压迫,以及土地革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读《寻乌调查》,不仅让我对寻乌这个地方从一无所知到完全了解,更是学习到了如何写一篇好的调查报告。所谓调查,就是要亲力亲为的去看、去听、去思考,除了对被调查事物做出全面清晰的描述,更要针对自己的目的做出深入挖掘,抓住真相和本质。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位读者阅读之后有所收益,才能达到社会调查的真正目的。


编辑:admin 添加时间:2014/11/24 11:22:44
当前页:1/2 : 首页 : 上页 : 下页 :尾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