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点击爬行
黄小燕:《江村经济》读后
詹宗昊:一幅归乡画家笔下
冯艳琴:读《江村经济》有
李冠标:态度决定一切
黎东丽:读《反对本本主义
白周颖——《资本论》读后
陈彦涛:严谨、谦虚的态度
杨志芳 :要让调查发言
林雨浩:凡事都要经过调查
刘堃:调查,但不能偏激
梁雪婷:我们需要调查,更
李杰:莫使调查成“叼茶”
唐文倩:少一点视察,多一
陆腾飞:读《寻乌调查》有
刘元辉:让事实尊重你,就
黄学葶:读《反对本本主义
梁婵芝:读《寻乌调查》有
黄丹宇:毛选中看现代统计
赵梦琳:涂鸦杂感
曾涛:读《才溪乡调查》有
 

代安然:访江村、读江村

作者/来源:秋田 点击次数: 1067

我奶奶的那个湾(村子)叫做金兰湾,在信阳市的大别山脚下,上个世纪的面貌我是看不到了,也基本上没有什么照片供我参考,但我觉得近几年的发展大有当时江村的光景,除了农业外,村里积极去发展了副业。很明显的有两点变化:一个巨大的变化是奶奶家门口大片的水稻,二是村里的旅游业。

三年前我回去时发现稻田不见了,村里的人把田垄给打掉,改造成一大片池塘,里面养殖的都是鸭子和鹅。这令我十分诧异,父亲就说因为大家都出去打工,水田都荒了,村里的人就修了池塘搞养殖业,既省心也赚钱。说实话,那片稻田在我心目的地位应该不亚于老宅在爷爷奶奶心目的地位,我在那里度过了很多个暑假,可是我也明白如果想让村子继续发展下去,有更多的钱去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如公共厕所和道路,必须有巨大的改变;第二个变化就是旅游业也逐渐在村里发展起来,村里的人开始利用村子依山傍水的天然地理位置建立小型的风景区和农家乐,在县城里进行宣传,包括像我爸爸这种在外生活的也会在假期专程带着我们回老家在湾里游览。河南自古以来农业就很发达,在国家的发展战略中也定位为农业大省,可是很明显个人拥有的零散的土地难以规模化,不能使用大型的器械和统一管理,只能将大家的地再次收回来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而收回土地的过程定是艰辛且漫长的,人的行为都是基于自己的利益,一旦村民的利益无法满足,就会引起纠纷,关于金兰湾村子的土地改造的过程,若有时间我将去深入了解一下。

紧接着第四章第2节“家产”也被老师拿出来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家”是最基本的一个社会单位,如老师所说,家更像是一个小型的社会主义社会,大家共同生活,按需分配,并不会因为你干活多就会给你更多的粮食。但在我看来,它在某些方面又与严格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存在着一些差别,比如说家里的财产是是属于家中所有人的,实际上,书中也指出,不同成员对家中一件物的权利还是有所差别的,比如说土地。土地的处理权还是掌握在家长手中,一旦家中有男孩子出生,家里的土地就要分出去给儿子,女儿是不会有份的,房屋也是如此。这一点我很认同,我爷爷奶奶曾经就在家庭会议中明确表示,老家的房子由我爸兄弟三人和爷爷奶奶共同拥有,姑姑和姑妈不得份,哪怕多年以后,土地及地面上的房子永远都是他们兄弟三个人共同享有,不可以一人独占,爷爷奶奶在家中的地位就决定了他们对房子的处理权,因为大家目前都在城市里面住,所以对房子的处置并没有什么异议。我想,如果我的父亲及叔叔伯伯没有走出大山,依旧在村里生活的话,兄弟三人是否能像现在这样和睦就是一个未知数。当书中所描写的几十年前的中国农村的景象发生在身边时,我真真切切地感觉到了尽管中国在不断的飞速发展,可是有些根深蒂固的家庭情怀依然难以消失殆尽,也不管城市化进程到何种高的程度,老家的旧房子,永远在中国人心中有着很大的分量。

最后,老师让我们有兴趣的话就重温一下鲁迅先生的《祝福》和《故乡》,而我又很喜欢这两篇文章,所以想在这里简单顺带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与看法。鲁迅先生作为文学家,对农村的描写的角度和手法和费老是截然不同的,鲁迅先生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更细微的说明情况,比如说祥林嫂和闰土的一生。中学时候学习这两篇文章时,老实说,当时我不是很能理解鲁迅先生笔下的中国的悲惨,所谓的课文意义都是硬生生地灌输到脑子中的,这也是我国应试教育的一个弊端,当我现在离开了闭塞的校园,有更多机会到外面走,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后,才发觉鲁迅先生的思想之深刻,有些表面的东西看似改变,可深层的东西过了这么多年依然在那里,就像闰土和迅哥儿的阶级之差,我们现在说是人人平等,但是我在农村老家里的老人见到有钱有权的人后的那种姿态实在令我心寒,当时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就在我脑中飘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先生为我们描述的农村给我们带来的更多的是精神上和思想上的影响,费老客观的经济调查让我们能做出更实际的举措,在我看来,二人不同的风格十分互补,对于我们研究农村是缺一不可的。

这一段时间我都沉浸在有关我国当代农村的资料中,费老和鲁迅先生的书和文章也是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当我从这些文字中抬头看着现在的生活时,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既兴奋于飞速的经济发展和改善的农村坏境,又为那些根深蒂固的糟粕而担忧,费老在《江村经济》中最后所述准确地表达了我的想法:

“成千个村庄,像开弦弓一样,事实上已经被入侵者破坏,然而在它们的废墟中,内部冲突和巨大耗费的斗争最后必将终止。一个崭新的中国将出现在这个废墟之上。

我们只有齐心协力,认清目标,展望未来,才不辜负于我们所承受的一切牺牲和苦难。”


编辑:admin 添加时间:2016/12/7 22:42:31
当前页:2/2 : 首页 : 上页 : 下页 :尾页: 转到第